工業生產廢水總氮總磷超標,生物法脫氮除磷是效果最好工藝方法。傳統生物法利用硝化和亞硝化細菌等厭氧環境下,完成廢水脫氮除磷工藝。此生物法處理處理成本較高,會產生較多的過量吸磷的狀況。而今天介紹的新型生物法除磷,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一、新型生物脫氮除磷理論與技術
近年來,生物脫氮除磷過程中出現了超出傳統生物脫氮除磷理論的現象,據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脫氮除磷工藝,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藝、厭氧氨氧化工藝、反硝化除磷工藝。
1.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
傳統生物脫氮理論為全程硝化反硝化過程,即以NO3-為反硝化過程的電子受體;而短程硝化反硝化利用NO2-為反硝化過程的電子受體。
短程硝化反硝化相對全程硝化反硝化節省了25%的曝氣量、節省了40%的有機碳源并縮短了反應時間,因此實現與維持短程硝化反硝化具有實際工程應用價值。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關鍵在于硝化反應過程中氨氧化菌相對于亞硝酸鹽氧化菌優勢增殖,即氨氧化菌積累。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溫度、pH、溶解氧(DO)濃度、游離氨(FA)濃度、污泥齡(SRT)、有機物濃度等。
具有代表性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藝為SHARON工藝,該工藝利用高溫(30-36℃)抑制亞硝酸鹽氧化菌增殖、實現氨氧化菌積累,從而控制硝化反應維持在NO2-階段,隨后進行反硝化。
2.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藝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藝是指硝化和反硝化過程在同一個反應器中進行,系統不需要明顯的缺氧時間或缺氧區域而能將總氮去除的工藝。利用固定化微生物技術將包埋有硝化細菌的微生物載體投入好氧池,氨氮去除率達到90%以上,處理效果有明顯提高。硝化細菌載體投加方便、抗沖擊負荷能力較強、運行管理方便、成本較低、處理效果較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厭氧氨氧化工藝
厭氧氨氧化工藝是指在厭氧條件下,以NO2-作為電子受體,將NH3轉化為N2的工藝,反應過程中無需有機碳源和O2的介入。從工程角度看,厭氧氨氧化工藝較傳統生物脫氮工藝有明顯優勢,這一過程可以擺脫對傳統電子供體(有機碳源)的束縛,又可以省去硝化過程的需氧量,從而減少了剩余污泥,又節約了能源。此外,將厭氧氨氧化菌以顆粒污泥的形式富集于反應器中,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間,減少占地。當然,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反應器形式不僅可以是顆粒污泥形式,也可以是SBR、生物轉盤、移動床等。
雖然厭氧氨氧化技工藝有諸多優點,但其工程應用受限于厭氧氨氧化菌極低的生長率(世代時間10d左右),反應器啟動時間極長。目前,該工藝主要針對高NH4+、低COD且有一定余溫的污廢水,如厭氧消化液、垃圾滲濾液等。
4.反硝化除磷工藝
反硝化除磷的機理與傳統生物除磷機理類似,其反應主要依靠反硝化除磷菌,該類微生物以O2或NO3-為電子受體吸磷,并以聚磷酸鹽形式儲存在細胞內,同時NO3-轉化為N2。利用反硝化除磷菌實現生物除磷,對氮、磷的去除率高,同時可以減少剩余污泥,降低有機碳源的需求。
二、可持續生物脫氮除磷與碳中和運行
傳統的污水處理理論將水作為主要產品,其他物質作為處理廢物以廢氣和污泥的形式排出,存在著能源浪費和資源浪費等問題,同時傳統的水處理工藝會占用大量土地。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的實質是實現處理過程所需能源的自給自足,從而解決“以能消能”和“污染轉嫁”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是能源的“開源”,更要考慮處理工藝的“節流”。污水處理的可持續性和碳中和運行是大勢所趨。
新型生物法脫氮除磷可以充分利用反硝化細菌,把脫氮和除磷兩者結合在一起,減少過程中碳源和氧氣的消耗。這一工藝技術的改進可以減少50%碳源和30%的氧氣消耗,為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安峰環保在工業廢水氮磷處理上已經采用新型工藝,在市場上取得很好的效果。把水源熱泵、風能和各種非傳統能源利用到極致。